诗人玛丽•奥利弗(Mary Oliver)曾经写道:“这是我知道的最狂 野和最聪明的第一件事:灵魂是存在的,完全因专注而产生。”从诗意 的角度讲,专注是灵魂的组成部分;但若从经济的角度看,它是我们最 为稀缺的资源。
置身于草丛时,专注是生产力的引擎。它会让你安心地投入工作本身, 而不是想立即跳至结尾。置身于草丛会让你焦虑不安。若不清楚去向何方, 你就难以把工作坚持做下去。然而,待在画架前是有可能完成创作的唯 一途径。专注就是让你在那里坚持下去的力量。
20世纪60年代,越南的一行禅师(Thich Nhat Hanh)创办了社会 服务青年学校(School of Youth for Social Service),教学生们“入世佛 教”。毕业生进入战区,试图利用同情心的习得来调停交战各方。他们 的方法被人误解,一些佛教徒被绑架和杀害。1974年,该校的一位职员 给一行禅师写信,要求他解释什么是冥想。一行禅师收到信时,正流亡 法国。但他回了 一封长长的信,坦白而热情,此信后来得以出版,由摩比•侯 (Mobi Ho)翻译,取名《正念的奇迹》( Miracle of Mndfhlness)。
在一个非常切题的段落中,一行禅师写道:“洗碗的方法有两种。 第一种是为了把碗洗干净而洗碗,第二种是为了洗碗而洗碗。”专注是 为洗碗而洗碗的练习,站在水槽前,两手沾满洗涤液,全神贯注地投入, 满心好奇,而不是一门心思地冲向碗已经洁净的未来。
“正念”这个词本身就可以让一些人退避三舍。丹•哈里斯(Dan Harris)是美国广播公司(ABC)的记者,他在《多出10%的幸福》( 7娜
Happier) 一柳,记述了自己初次尝试冥細经历,臟的话说,这个 领域存在“严重的公共关系问题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最著名的拥护者 说起话来就像是他们永远有一个排箫在伴奏”。对某些人来说’ “冥想” 听起来像是它自己的正统观念,即存在正确的做法,如果你做得对,它 就会带来确切而真诚的好处,但这一切与正念本身的真实想法是背道而 驰的。
我想到了一些关于礼仪的老建议所说的正念。1926年,特鲁布里奇 夫人(Lady Troubridge)在《礼仪书》( 77?e Book of Etiquette)中写道:“当 人们服从一些更高尚的规则,如善意规则,而不用顾及受到惩罚时,在 特殊场合下,违背礼仪就应比遵守礼仪更受尊重,这才是对社交规则的 真正认识和理解。”如果你坐在某人旁边,而他不小心把自己洗指碗中 的水喝了,正确的反应不是告诉他做了什么事,而是你也喝下这碗中的水, 因为礼仪的目的不是强制执行规则,而是让人舒适。同样,正念的目的 不是强行保持充分的冥想(本身是矛盾的),而是养成一种意识上的习惯, 之后你还可以回到那种状态。实践精神要比规则更重要。
我会称之为专注,但你可能会叫它正念,它们是一种在保持清醒的 同时又意识到自我的状态。尽管置身于草丛有其不足之处,但它是一个 很有用的工具,有助于咬定青山不放松。
专注可以是一种松懈的练习,类似一种表演和展示。就像上一章提 到的以利麵軒,它點粒醜-种方^;。細冥想制可以浦, 暂时休息-下,做做运动,或拿出片刻时间,清理-下自己的思绪。初
级保健医生克里斯托弗.舒尔茨(Christopher Schultz)说过他在划船时 冥想。不过他指着一瓶医用消毒洗手液说:如果盯着那个瓶子30秒,他 就会觉得精力集中,也会感觉心情更平静。
暂停的那一刻表示存在但什么也不做的一种行为。它代表看到和接受, 是什么样就什么样,即使现实并不美好。暂停带来了稳定和开放,创造 的灵活性因而得以培育,这有助于你获得更全面的能力,尽管此时你并 不知道自己到底去向何方。
近十年来,正念禅修在美国各地的公司大行其道。像苹果、耐克、谷歌、 塔吉特(Target)、麦肯锡、德意志银行、通用磨坊(General Mills)、 高盛和HB0电视频道这样的公司,通过开办课程或提供完整的培训计划, 都在大力推动冥想的开展。医疗保险公司安泰(Aetna)是美国百强公司 之一,马克•贝尔托利尼(Mark Bertolini)是该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 行官。他开始开设正念禅修班,这是在经历了 2004年瀕临死亡的滑雪事 故后,他做出的许多改变之一。
过去几年里,1.3万名安泰员工参加了瑜伽和冥想班。由于从事的是 医疗保健行业,安泰开始用实验研究冥想的影响。他们从安泰的员工中 挑选出239名志愿者,将他们分为3组:有两组分别做瑜伽和选修正念班, 第三组为对照组。三个月后,在可觉知到的压力水平方面,坚持练习瑜 伽或正念冥想的员工显著下降。
2015年1月,贝尔托利尼决定将公司的最低工资标准从时薪12美 元增加到16美元。他将自己的决定归功于托马斯‘皮凯蒂(Thomas Piketty)的《21世纪资本论》{CapitaHn the 21st Century),也把他敢 冒创造性经营管理风险的能力归因于自己的冥想体验。
20世纪80年代末,心理学家玛莎•莱恩汉(Marsha Linehan)将正
念吸纳进认知行触疗(CBT)的施縣巾,勰汉采腦方式既支 持专注,也能回到你与判断的关系上。莱恩汉的辩证行为疗法(DBT) 既利赃念揭示思维模式的扭曲,例如,将某个事件概念化,以麵1谱 遍存細JEg,雌脈細1躺挪工麵細11练人彳1 ]的思维。
正念这种做法始于-种叫“全盘接收”的习惯,你要接受正在发生 的任何雜,g卩臟胜4細生活、工作、緋室賴滅杂草丛中 探索时的事情,并通过让自己去注意它,从而确认它的存在。无论消息 多么令人失望,“全盘接收”会指引你与自己的体验建立密切的关系。 它是积极强化专注于工作本身的一种方法,而不是希望自己处于其他状态, 或对过程越来越不耐烦,想要直接跳至结果,从而抗拒正在发生的事te。 用正念大师塔拉.布莱克(Tara Brach)的话说,“全盘接收”是“彻底 接受”正在发生之事的做法。
事实是,最有创造力的过程深植于失败之中,就是这么回事。你很 有可能致力于某事已经很长时间了,然后,有一天意识到“全盘接收” 此路不通,你需要废止,重新开始。没有多少人谈过这样做有多么重要。
把某些胶片丢在剪辑室的地板上与把它们放进电影同样重要。置身于草
丛要求你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,然后,如果需要的话,改变方向, 继续前进。
在很多具有创新思维、引领潮流者的实践中,你会开始注意到这些 专注和贯彻始终的迹象。诺曼•李尔(Norman Lear)是一位传奇的电视 编剧和制片人,他把自己工作的心理习惯描述为“结束和下一个”。从 外部看,我们知道李尔创作了惊人成功的电视剧,比如《全家福》(/// in the ^細)和《杰斐逊一家》(The Jeffersons'),它们在更大的范围 内改变了文化和电视行业本身。俯瞰电视史,李尔就像是你从飞机窗口
可以看到的灯火辉煌的城市。但李尔本人,跟我们一样,不得不努力地 穿越草丛。他制作过轰动一时的电视剧,在播放了几集之后,他把被删 掉的镜头也播放了出来。他会告诉你他喜欢那些被删掉镜头的什么。凯 特(Kate)是他的女儿之一,她形容他是一个“经历过人生巅峰和低谷, 同样令人惊奇”的人。
李尔是这样描述自己内心的罗盘的:
无论多么伟大,事情总会过去,希望结束时没有后悔,因为下一个 立即可得。后来,经过反思之后,我想象在“结束”和“下一个”之间 有一张凸肚的吊床,并意识到:这里正是努力争取活在当下之处。
那张向下鼓出的吊床正是研究实际发生的空间。它是你试着寻求探 索和创作的地方。
置身于草丛的最重要之处是与自己的想法交朋友。通过确认它们的 存在,“全盘接收”有助于你与自己的想法交朋友。即兴喜剧有一个习惯, 就是在幕间要说“甚至还”,从来不说“不”,这种习惯也会有帮助。“全 盘接收”可以确认你的想法的存在,“甚至还”可以对它加以扩充,不 管想法是什么。若同意坚守你的想法,那你对待它们的态度就好比是对 待不好应付的亲戚一样,越少判断,越随他们的便,就越容易与他们相处。 试图避而不理一种想法,只能使之更顽固地缠着你。即使是积极的,但 纠缠你的想法会滞碍你前进的能力。
最终,与你的想法交朋友意味着用一种鉴赏的心态面对你的想法, 而非一种判断心态,也就是说,视你的想法为一个学习的机会,而不是 一成不变的观察。随着时间推移,内心那些或糟糕或绝妙的声音就被放
在了长凳上,你可以一身轻松地继续前行了。